论善良与规则,哪个重要?
导语: 春节临近,乡愁催动,游子们返乡,恰逢大雪,河南、湖北部分高速堵车达数公里,大量返乡人员彻夜滞留,因担心油不够用很多司机不敢打火取暖,遭饥寒交迫之窘境,附近有热心居民雪中送“面”,评论区一片赞扬,歌颂盛世仁心,我内心却是一片五味杂陈,缘何?以下老周对“善”的辩证与思考!
原文摘录: 苏七块把钱还给牙医华大夫说:“我收七块钱,而后看病,非心不善,这是规矩,不能破”。这是苏七块关于“善”的辩证哲学观。
概念转述: 众所周知,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我国传统美德“仁义礼智信”以“仁”为先,充满温暖仁爱;而规矩则冷冰冰,使人不可冒犯,满是权威和禁戒。但是,当“仁善”和“规矩”狭路相逢时,取舍之道却充满智慧——如果没有规矩护航,善良则会沦为空愿。
个人感悟: 多年前,看到过一片文章,大意如下: 鲁国经过战乱后,人口凋零,鲁国为了恢复人口,出台一条法律“但凡有人看到鲁国人在他国沦为奴隶者,可以重金赎回,带回本国后去官府领取双倍赏金。”
孔子的学生子贡是巨富,游走于各国做生意时,恰逢本国人在他国为奴,遂重金赎回交于官府,却拒绝了官府的赏金,以示仁善高洁。孔子知道后,颇为不悦,曰“子贡此举,看似仁善,实则不仁。日后将不会有人再为鲁国赎回人口了”。
相反的做法,也发生在孔子身边: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,救了一个人,被救之人为表感激,送来一头牛,子路欣然接受。孔子大悦,曰“日后被救之人会增多”。
一正一反两个故事,都是在行善,但,行善的做法不同。不同之处在于——前者之善,仅限一例,后者行善,不但救助了人,而且“昌其行”,使后人愿意效仿,使善行有了“可持续性”。
再会看河南高速雪中送“面”之义举,如改成雪中“卖”面,比如10元一份,居民得利,可以源源不断的卖面,使很多人得到帮助;如果送面,一个农民,收入不高,可赠几人?一车五人,赠几碗?一人一碗还是一车一碗?一天三顿,下顿还赠吗?你的经济能力和意愿能保持多久?义举怕是很快搁浅。
所以,遵守规矩是善行的翅膀,可以为善行护航,使善行得以重复从而惠济更多需要帮助的人。
为什么孔子在2500年前就讲明白的到了,到民国,甚至至今仍得不到遵守践行?一是施救者可能确实心怀朴素,略尽绵力即可;若以小人之心度之,怕是“图善名”的成分有之。
如果南街村、康师傅这些大品牌,在此时机慷慨捐赠,不伤筋骨,又得美名,省下大笔广告费。可谓名利双收。我等小民,守规矩,图小利,但求多助人,勿图得善名。反而更是慈悲善良。
执行导引: 当下时常有创业的年轻朋友求助与我,或小笔资金,或指点迷津,他们都会送些礼物,我欣然受之。我的认知——善行要想持久,一定需要规矩护航!
我当下的口头禅是“不谈钱,伤感情,很伤!”